將近三年前,前Google 的執行長施密特曾說:「要不要使用 Google+ 完全是一個開放性的選擇,沒有人會強迫你使用 Google+,如果你因為個資安全問題而不願意使用真名,那你就不應該加入 Google+」。Google在當年堅定宣示政策,並刪除非以真實姓名註冊的帳號。但是三年後,Google+在本週二宣佈取消要求用戶建立帳戶時要輸入實名的政策。
三年前施密特的說法雖完全符合使用邏輯,不過對照現實面,資訊時代本來就處處充滿矛盾,人與人的距離可說是既是近,又遙遠,許多人很希望在網路上受到注目,卻又只想隱身在電腦之後,想讓大家看遍你都在做什麼,但又不想讓大家看透你這個人,當然一部份也是為了隱私與安全。這種複雜又矛盾的使用者行為,並不是能用常理還有邏輯來解釋清楚,因此這個實名制為用戶帶來困擾,也為Google帶來紛擾,但是Google 最終仍妥協了。Google+的帳戶與其他多項服務整合在一起,例如YouTube就是其一,做出此決策會是因為評估不願意因此牽連用戶對其他服務的使用意願嗎?或是高層異動後的策略之一?但蓋括而論,此政策鬆綁後,對 Google+的用戶成Google+的長數會是正面影響,也提升用戶使用上的自由度。
Google+的推手,原任Google+工程副總裁Vic Gundotra已於今年四月離職,高層異動後,Google+的未來如何與Facebook抗衡?大家都在看。這項政策更動後,對現行用戶使用上並無影響,因為Google+在2012年就已經開放用戶自訂在網路上的暱稱。
若是有人擔憂這政策會讓網路霸凌或語言暴力更嚴重,我認為無需擔憂,因為根據Daphne身邊朋友最近的案例,在網路上對人使用語言暴力的一方,又遇到真正想告到底,有時間陪著耗的人,付出的代價可不小,在網路發言還是要注意禮節才是。沒有完全完美的工具,再完美的工具遇到不當使用與心懷不軌的人也是可能會把它搞砸的不是嗎?
資料來源:Source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幫「點子生活粉絲團」按個讚給我們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