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變單眼只差這一套 vivo X200 Ultra 專業攝影套裝與 2.35 倍增距鏡開箱實測

vivo X200 Ultra 作為今年手機市場中拍照能力最強的旗艦手機,原生就已搭載了強大的三鏡頭,不過這樣還沒滿足 vivo 的野心,在配件中加入了讓手機變成相機手感的專業攝影套裝,更與蔡司合作推出了 2.35 倍增距鏡,完整打造超廣角到超長焦的拍攝體驗。這兩項配件一上架就秒殺,尤其是增距鏡,能買到的朋友真的非常幸運。透過朋友借來的機會,進行了完整的開箱與實拍測試,也找出了優勢與需要加強改進的地方,當然還有幾個 Bugs,那就請大家繼續看下去。

Snapshot

 

開箱影片版

 

 

實測影片版

 

專業攝影套裝開箱與實測

vivo X200 Ultra 的專業攝影套裝由 vivo 與 PGYTech 合作開發,內容包含一個專業手柄、一個手機殼、一條手繩,以及可以裝上濾鏡的 67mm 轉接環。手機殼上還有加上了立架,可以在沒有安裝手柄時,也可以作為多功能手機殼使用。

Snapshot

 

原本我最擔心的就是快門的反應速度,實際使用後發現我是多慮了。它採用 USB Type-C 有線連接,大幅提升快門反應速度。實際操作下來,雖然還是略慢於直接點擊螢幕,但差距極小,幾乎可忽略。快門支援半按對焦,全按拍攝,手感與單眼相機極為接近,對曾經玩過單眼的使用者來說幾乎不需重新適應。

Snapshot_1

 

快門鍵支援在螢幕關閉下,雙按開啟人文拍攝模式,也可以在系統中更改為抓拍或直接進入一般拍攝模式。

Snapshot_2

 

手柄旁邊還搭配了一個撥桿控制變焦,預設是調整焦距。雖然這設計帶來更像相機的操作邏輯,但變焦速度偏快,也沒辦法依照撥動程度來控制速度,這點如果能在系統中新增調整變焦速度選項,會更完美。

Snapshot_3

 

滾輪部分,預設為曝光補償,也能自訂成調整白平衡、快門、ISO 或手動對焦。雖然不能透過按壓來切換調整參數,有些可惜,但就目前手機攝影的進化來看,這樣的操作介面已是目前最接近相機的一套方案。

Snapshot_4

 

錄影鍵支援雙按快速進入錄影模式,這對於快速捕捉畫面非常方便。

Snapshot_5

 

蔡司 2.35x 增距鏡開箱與實測

vivo 與蔡司聯手打造的這顆 2.35x 增距鏡,是目前市面上極少見的原廠手機光學長焦鏡。它主要是為 X200 Ultra 的 85mm 潛望式鏡頭設計,透過光學放大,直接將焦距拉升至 200mm,不需裁切、不靠數位演算,實現真正的「手機望遠鏡」。

Snapshot_6

 

安裝方式與單眼鏡頭相同,只要對準紅點、卡上卡扣就能固定,拆卸也很直覺。

Snapshot_7

 

這顆鏡頭附帶快拆雲台底板,可搭配腳架固定拍攝,也能當作手持時的穩定支撐。雖然整體重量明顯提升,但由於增加手持支撐位置,反而讓手持拍攝時更穩定。

Snapshot_8

 

加上增距鏡後,必須手動進入長焦增距模式,才能讓畫面不會反過來,也讓拍攝的參數紀錄更正確。

Snapshot_9

 

拍攝焦距從 200mm 起跳,並可依序放大至 400、800、1600、3200,甚至 5400mm。直接在攝影棚架上腳架實測,光線充足下,800mm 以內的焦段成像品質極高。

IMG_20250601_111939

IMG_20250601_111931

IMG_20250601_111928

 

但超過 1600mm 後,數位放大感就非常明顯了。

IMG_20250601_111922

 

光線較暗下,大約模擬夜晚城市燈光的亮度下,400mm 以內有著不錯的畫質。

IMG_20250601_112256

 

在 800mm~1600mm,AI 介入非常多,所以細緻度雖然感覺不錯,但可以感受到並不是真實的畫面。

IMG_20250601_112301

 

加上增距鏡後表現與沒有加上增距鏡時差多少,在 200mm 焦距,很明顯就可看出光學與數位的差距,加上增距鏡的解像力真的要好非常多,而且在原生的背景虛化上,光學長焦也要比數位長焦要來得明顯。

Snapshot_10

 

在 400mm 兩者差距就更大了,加上增距鏡的 400mm 表現就像光學鏡頭拍攝幾乎相同,但沒有加上增距鏡的數位放大感與 AI 重製畫面感非常重,整體實力上真的就差一大截。

Snapshot_11

 

戶外實拍與長焦限制

接著把畫面移往戶外,這邊要先分享長焦望遠鏡頭的使用限制,無論是相機或手機,鏡頭焦距越長,就必須在越穩定的狀態下拍攝,因為小小的晃動都會被長焦放大。加上 X200 Ultra 搭配這顆增距鏡,都是以自動模式拍攝,但這模式必沒有考慮手持安全快門,所以若非在腳架上拍攝,就很容易晃動。

Snapshot_12

 

實測手持拍攝,以我手持穩定度來說,日拍大約 400mm、夜拍約 200mm 就是極限,以下先分享這些焦段的實拍。

IMG_20250523_162939

IMG_20250523_162946

IMG_20250527_120044

IMG_20250527_135140

IMG_20250527_152802

IMG_20250523_203145

IMG_20250527_184048

IMG_20250527_190339

 

800mm 偶爾可以拍下不錯的畫面,但這運氣成分比較大。

IMG_20250527_154101

 

加了這幾個功能會更好

大家看了 vivo X200 Ultra 專業攝影套裝搭配增距鏡實拍後,應該可以感受到如果在穩定狀態下拍攝,增距鏡絕對可以帶來非常棒的壓縮感與望遠畫質體驗。而專業攝影套也上整體拍照體驗上,完全更像單眼,拍攝手感也更好。不過,沒有一個產品是完美的啦,所以接下來我要分享的就是感受到不足的地方,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IMG_20250527_184848

 

先從專業攝影套裝看起,在變焦撥桿部分,轉動時變焦速度有點太快,沒有依照撥桿程度來調整快慢,設定中也沒有調整變焦速度的選項,這部分建議下一代可以加入會更實用。

滾輪部分,沒有設定成可按壓來切換可調整的參數,我覺得這點比較可惜,這點也建議下一代可以加入。

Snapshot_13

 

接著來聊增距鏡,先說一個 Bug,在長焦增距模式下沒想到居然沒支援連拍功能,但跳出這模式直接使用 85mm 焦距來搭配增距鏡,雖然畫面是反的,但卻可以支援連拍,所以這部分我認為是漏加進去,軟體更新後就沒問題。

Snapshot_14

 

另外一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介面設計問題,目前必須進入長焦增距功能才能讓影像反過來,並且焦距數字才會準確,但這模式中只有拍照、錄影與舞台模式,像是習慣使用專業模式的朋友,就沒辦法自己控制曝光時間與其他參數,當然好用的風景與夜景模式、人像模式、抓拍模式,都沒辦法使用。

我認為有兩種解決方式,一種是在介面最外層就可以開啟增距功能,不用進入特定模式才能使用,這樣就是最好解法。另一個就是改硬體設計,也就是安裝增距鏡時就會自動啟動長焦模式,不過我覺得這樣保護殼就又要重新設計,可能會變貴滿多的,這部分就開發下一代時再考慮囉。

Snapshot_15

 

整體來說,vivo X200 Ultra 搭配專業攝影套裝與蔡司 2.35x 增距鏡,確實讓手機攝影的自由度與專業感大幅提升。不論是快門手柄的拍攝手感、滾輪與錄影鍵的操作便利,還是增距鏡在 200mm~400mm 間帶來的優秀畫質壓縮感,都展現了 vivo 想要拉近手機與相機拍攝體驗的野心。

當然,它也不是沒有缺點,前面其實分享不少建議,就是目前我使用上感到比較不足之處,期待之後在 X300 Pro 時,如果真的有延續 X200 Ultra 的配件,至少在軟體與介面上可以進行改善。

總之,我認為如果你是常拍活動、喜歡捕捉遠距細節,甚至是對攝影器材操作有一定熟悉度的使用者,這套組合的確可以帶來截然不同的手機拍攝體驗。

智慧手機

Kisplay為Saydigi.com總編輯,喜好各式各樣科技生活新鮮事,也樂於以輕鬆自然方式將新知傳達給讀者,讓科技話題與生活品味永遠圍繞在彼此身邊。

■作者:Kisplay
■主題:3C、生活品味
■連絡方式:Kisplay@gmail.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isplaySayGoodbuy/

More in 智慧手機

Galaxy Z Fold7 與 Z Flip7 開放預購 三星攜星廚、飯店、航空詮釋摺疊生活美學

Kisplay2025/07/16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亮相 G-DRAGON 世界巡演 旗艦影像力引爆粉絲紀錄熱潮

Kisplay2025/07/11

中國智慧手機市場 2025 年上半年預計年增 1.4%,五大趨勢重塑品牌競爭格局

Kisplay2025/07/10

motorola edge 60 fusion 全新 AI 美型手機登台 Pantone 認證色彩、四曲面螢幕與軍規防護一次到位

Kisplay2025/07/10

Samsung Galaxy Z Fold7 / Z Flip7 / Watch8 預購方案公開 最高規格破 7.5 萬

Kisplay2025/07/10

Galaxy Z Flip7 封面螢幕終於滿版!AI 智慧口袋神隊友登場

Kisplay2025/07/09
-->
一起用好點子過好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