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可能調整關稅政策的影響,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調降了 2025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的成長預期,從原本預估的 4.2% 下修至 1.9%。儘管整體市場仍有成長空間,但北美與中國這兩大市場的需求壓力,使整體前景略顯保守。
在北美地區,由於關稅可能使終端產品價格上揚,消費意願也可能受到打擊,出貨量因此不看好。至於中國市場,儘管政府推出補貼政策,但刺激效果有限,預估全年出貨量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
兩大品牌蘋果與三星的出貨成長預期也出現下調,主要考量到成本上升恐將轉嫁到使用者,進一步抑制需求。不過,整體來看,目前市場面臨的關稅壓力已經比先前預期的最壞情況有所緩和。
與此同時,華為則因供應鏈瓶頸逐步解決,加上持續投入自研晶片開發,展現出強勁銷售動能。根據報告,華為 2025 年的出貨表現有望優於原先預期,特別是在中國中低階機型市場有機會擴大市佔。
Counterpoint Research 副總監 Liz Lee 表示,蘋果和三星在美國市場占比高,因此受關稅變化影響明顯。不過她也指出,iPhone 16 系列在 2025 年第一季表現亮眼,有助於蘋果維持全年出貨正成長。她特別看好印度、東南亞以及海灣阿拉伯國家等新興市場,認為這些地區對高階機種的接受度正在上升,將是 iPhone 長期發展的重要支撐。
另一位副總監 Ethan Qi 則認為,華為是 2025 年最值得觀察的品牌之一。他指出,隨著關鍵零組件供應問題緩解,華為將更有空間進一步拓展市場,未來在中國之外的地區也可能有進一步表現。不過他也強調,是否能成為華為真正的全球突破年,還有待觀察。
Counterpoint 也提醒,目前的預測是以 2025 年整體關稅環境維持穩定為前提,若後續貿易政策再度出現變化,品牌在訂價、供應鏈與終端市場策略方面都可能必須重新調整。